全国咨询热线:

400-1061616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中以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银通路7号

电话:0512-51887333;51883777

传真:0512-51883777

邮件:Info_headquarter@jirehchina.com

官网:www.jirehchina.com

行业动态
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到2023年全部要披露ESG报告!

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到2023年全部要披露ESG报告!

发表时间:2022-05-30   关注:256

背景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作出部署,要求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统筹推动上市公司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立足国有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中国ESG发展贡献力量。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2021年A股,共有1408家公司独立发布报告,另有4660家公司主动披露加强环境保护等信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指出,近九成上市公司召开了2021年业绩说明会,其中只有约1/4披露了ESG或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有待提升。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共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440户,其中境内超过350户!

那ESG到底是什么?

如何进行ESG报告撰写?

ESG报告有什么意义?

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如何构建?

 

ESG是什么?

ESG包括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

ESG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年提出,目前在资本市场,已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截至2021年底,我国存续的“泛ESG”公募基金约200只,总规模突破2600亿元,较2020年末近乎翻倍增长,新发产品数量接近过去5年的总和。

E(environmental)=环境

S(social)=社会

G(governance)=治理

ESG在环境、社会、治理基础上细化各种指标体系,被公司用来规范和监督自身行为,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是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评价工具,将深刻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

ESG注重可持续发展,倡导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友好(E)、社会责任(S)以及公司治理(G)。

ESG投资是指在投资实践中融入ESG理念,在传统财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考察企业中长期发展潜力,找到既创造经济效益又创造社会价值、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投资标的。


ESG起源及其火热的原因

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发布《有心者胜》(《Who Cares Wins》)报告,首次提出ESG概念。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列出6大原则、34项建议可行性方案,作为投资者投资准则,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纳入投资决策考量过程,成为国际上检验投资者履行责任的重要指针。

优秀的ESG表现可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价值、降低系统性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和法律保障等作用。

随着ESG受到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重视,ESG投资逐渐从欧美走向全球,成为国际投资界主流趋势。

近段时间,全球主流国家陆续开始确定双碳目标(碳中和、碳达峰)。“碳定价、煤炭逐步推出、清洁能源应用、新能源车、低碳建筑……”成为最近的投资热词,而这些也都符合ESG投资理念。

同样,在国内的资本市场,双碳目标的确定对ESG投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ESG内涵高度契合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要求,也受到国内金融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


ESG的评价指标,报告如何写?

从应对监管到主动作为,我国正持续完善企业碳核算标准规范的体系建设,探索符合国情的企业气候信息获取方式。据中国能源报记者朱妍报道“对于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而言,碳排放信息披露是ESG可持续发展指标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气候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帮助利益相关方,包括公众、投资者、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了解企业碳减排的目标和行动。”中国石化绿色低碳处副处长王之茵称。

 

目前国际上ESG理念及评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各国际组织和交易所关于ESG披露和报告的规定、评级机构对企业ESG的评级、以及投资机构发布的ESG投资指引。在企业ESG评级体系中,不同的评级机构所关注的指标有所不同,部分常见ESG指标如下表所示。




建立完善的ESG投资策略、投资政策、考核体系是一件系统庞大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应将ESG理念深入到血液和骨髓,为被投企业赋能,为投资人增值,为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ESG的意义

环境指标E中包含的碳排放量等多项节能减排指标,是衡量企业在“碳中和”方面的重要考量方式。

在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起步阶段,ESG投资产品的国际化特点可以为市场提供低碳发展、“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路径的有效补充。ESG作为“30·60目标”达成的重要配套支撑,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将是中国重要的下一步。

政策与监管层面,ESG是促进绿色转型的主要动力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政策制定环节纳入ESG的考量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基础,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维度出发,通过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的绿色发展及转型。监管层面,一方面将E SG纳入行业规范可提高整体行业的ESG表现,促进行业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降低行业的碳排放水平和碳中和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分发挥监管部门的规范作用,构建统一ESG行业信息披露标准也是有效推动碳中和进程重要手段。

金融机构层面,ESG是应对气候风险,践行低碳投融资的重要抓手

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来说,践行ESG理念可以减少因自身业务活动、产品服务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构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ESG纳入授信全流程有助于促进金融支持进一步向低碳项目及低碳企业倾斜。银行业金融机构以ESG为抓手,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低碳金融产品,促进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对于投资类金融机构来说,碳中和的提出进一步对投资市场及投资策略产生了影响。通过将ESG纳入投资决策流程,投资类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碳中和目标适时调整投资战略,主动识别和控制与碳中和密切相关的风险,积极践行低碳投资,扩大对绿色领域的投资规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实现碳中和经济支持。

企业层面,ESG为碳中和目标的达成提供基本保障

企业层面,ESG可以有效综合衡量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自身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

企业战略角度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使得节能减排不仅出于企业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的目的,更成为了企业宏观战略发展中的一部分。将ESG的发展理念融入企业规划并构建ESG组织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在立足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与要求,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更明确的实施路径,更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深入践行ESG行动目标及气候变化相关的管理实践,实现企业碳中和的长远愿景。

企业运营角度

ESG将助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碳中和绩效的达成;同时通过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创新,可以促进企业以科技手段推动碳中和的实现。此外,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凭借更好的信用品质,企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和成本,为达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建设银行ESG实践

近日,建设银行召开对公客户ESG评级体系项目启动会,会议由首席风险官程远国主持,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建设银行表示,ESG评级体系项目将致力于达成三个目标:

一是构建客户ESG评级模型,借鉴国内外先进ESG评级经验,结合建设银行业务发展特点和需求,分行业构建符合建设银行对公客户实际的ESG评级模型,识别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保持客户风险评级领域的同业领先地位;

二是根据上市公司或发债企业的ESG表现构建ESG相关指数,追踪客户ESG评级表现,为关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投资者提供更为明确的投资信号,以满足不同责任投资人需要,引导可持续投资;

三是梳理并探索优化ESG要素在信用评级中的体现应用,助推信贷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建设银行持续推动ESG理念与战略、管理、运营、披露的融合与创新,持续探索、构建、躬耕金融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以新金融塑造韧性发展,得到社会各方及资本市场认可。

下一步,建设银行将参考和借鉴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经验,在适应建设银行客户群体、业务特点和政策环境的背景下,以数据为主要驱动,构建对公客户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稳定有序推进绿色金融业务与信贷业务发展。


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如何构建?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要求政府、企业、个人等相关主体将“碳”纳入日常决策,气候信息披露是基础。“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开展信息披露行动,但存在自愿披露格式不统一、数据不清晰、缺乏统一方法学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已于今年2月正式生效,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作出了更加规范、要求更高的部署。”


相比前期,环境指标不再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刚刚过去的年报季,主动披露的企业明显多了起来。

“宝武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去年代表钢铁行业发布了碳减排宣言,今年将首次发布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报告,除了披露二氧化碳减排情况,还将披露包括另外5个类别、7种气体,涵盖供应链整个碳足迹的碳排放核算结果,而且数据经第三方机构核查验证。”宝武集团碳中和办公室碳减排高级专员李爱菊举例。

另据王之茵介绍,中石化已发布国内首只油气行业绿色债券、推出首船碳中和原油,正在计划成立中石化碳中和基金。“整个碳信息披露工作是从被动满足监管要求,到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转变过程。未来,我们会更新完善碳信息披露的管理制度,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加强数据管理。在绿色投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会进行相关金融调查,了解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信息,这些要求也促使我们提升碳排放信息披露工作。”



披露要求不断提高,挑战随之而来。中国能源报记者朱妍了解到,现有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的理解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在企业个体披露的基础上,下一步还需细化到分行业、分板块、分产品的披露标准,与同行业、同类产品实现对标,同时挖掘减排潜力,进而倒逼气候信息披露能力提升。

“气候信息披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分步实施,每个区域、每家企业的情况也不一样。”李爱菊建议,明确信息披露主体、统计口径,明确量化数据类型,以及不同企业的披露方式,制定实施细则,通过碳市场披露的数据要经过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确保透明性和真实性。“企业要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数据披露质量。

以典型的高碳排放企业为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战略与研发中心高级专员张倩云认为,披露应当以定量指标为重点,明确数据量化的核算方法,尽量提供可比较对标的数据。“采用第三方验证方式,对披露报告使用的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建议根据各行业特色来建立关键性指标,更全面反映企业能效水平、碳排放绩效,并开展同行业对标。”

“我们发现,金融机构碳核算离不开企业碳信息披露,尤其是气候投融资,一定要有企业信息作为基础。科学有效的核算方法,不仅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也能提升企业披露信息的动力。”廖原透露,多地大数据正在为金融机构、企业建立“碳账户”,部分环境交易所也在依托碳市场数据平台展开探索,“接下来将持续完善企业碳核算标准规范的体系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气候信息获取方式和模式。”

 

❅ 转载自碳中和委员会

扫码关注
中以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5275号-1
电话:0512-51887333;51883777  传真:0512-51883777  E-mail:Info_headquarter@jirehchina.com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银通路7号

在线
客服

客服
热线

400-1061616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